山东力推化工业去产能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升级
“大而不强”一度成为山东省化工产业的标签。日前,山东省政府利剑出鞘,直指“小、散、乱”的行业痛点,同时,《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也将于近日出台。此外,山东省政府还停止对新建化工项目的审批,并且提出两年内再关停20%的化工企业的目标。
多管齐下加速去产能
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3月15日在山东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称行动小组)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上明确提出,未来两年内,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关闭20%的化工企业,将化工园区缩减到100个以内,并且提出不再核准投资额低于3亿元的新建、扩建化工项目的要求,对于产能过剩、高污染、资源消耗大、安全风险难控制的化工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除严控行业准入,山东省还在加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的进度,对专业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的管理也正进一步规范。一位行动小组成员对记者表示:“2018年主要是完成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的工作,目前正在评价摸底阶段,今年9月份之前会制定出相关搬迁方案,并公示。”
完成进区入园的企业也并非一劳永逸,对入园后企业的持续考核也正逐步明确与强化。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常规项目考核外,入园企业每亩投资强度、税收、收入能耗比、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也纳入考核重点。专业工园区认定后,不得再新建、扩建与主导产业无关联的项目。
对于园区内企业,对上一轮“差”评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仍为“差”的,列入关闭淘汰名单。对上一轮“中”或“优”评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为“差”的,予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列入关闭淘汰名单,予以关闭。
山东省各地市也不乏有创新性举措,如德州市对全市400余家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考试,考评不合格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寿光市则根据区域布局和行业产业链条,引导当地化工企业兼并重组,转产停产。
上市公司率先转型升级
记者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对山东省范围内的化工类上市公司及主营产品进行了梳理。据统计,省内上市化工类公司共有32 家,行业分类主要集中于化肥农药、轮胎橡胶、石油化工、化工原料、精细化工等。
在上述领域中,山东地区产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比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且龙头公司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高端化的产业布局。
如华鲁恒升多元化产品的战略路线实现了公司每年利润的高速增长,传统尿素产品收入和利润占比逐年降低,有机胺、己二酸及中间品、醋酸及衍生品、多元醇等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则逐年增高。
鲁西化工近年来同样摆脱了化肥企业的帽子,公司收入、利润的主要贡献方也由化肥板块变为化工板块,此外,公司近年来连续布局化工新材料业务,如聚碳酸酯项目、甲酸等高端化工产业项目,公司抗周期能力明显增强。MDI龙头企业万华化学近年来也正在向产品多样且综合的化工材料供应商的方向转型。
除企业自发性转型升级外,山东省政府方面也在积极推进山东化工产业升级,并对高端化工项目进行积极推进。
山东化工去产能之风对上市公司影响有多大?
记者对山东地区多家化工类上市公司进行了采访,公司方面普遍认为化工产品经过一年普涨后,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2018年化工产品价格走势会回归理性。另外,上证报记者通过数据对山东地区多类化工产品中间价进行统计发现,其价格走势在进入2018年后基本保持稳定,并于近期开始出现小幅回调。
据记者了解,山东省政府将于今年6月份完成对化工生产企业的评价,改造、搬迁、关停的企业名单也即将出炉,随后将进入政策执行阶段。“这对我们实际是利好因素。”谈及山东新一轮化工行业去产能的动向,山东某化工类上市公司高管表示,“这轮淘汰出清的对象主要针对小、散、乱的小型化工企业,上市公司本身技术、环保标准就比较高,基本不会受影响。小企业出局后,上市公司在产品价格上的话语权反而还会加重。目前公司化工类产品依然保持满负荷生产。”